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【官網(wǎng)】

設(shè)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(guān)于我們|聯(lián)系我們|網(wǎng)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中藥大全

寄生黃

  • 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 417231.com
  • 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21-06-22 08:35:22
  • 來源:中醫(yī)中藥百科網(wǎng)

【中藥名】寄生黃 jishenghuang

寄生黃

【別名】鹿仙草、見根生、地楊梅、土里開花、鹿心草、紅菌、牛奶菌、雞心七、文王一支筆、接木懷胎、觀音蓮、黃藥子、借母懷胎、九子不離母、葛菌。

【英文名】Herba Balanophora。

【藥用部位】為蛇菰科蛇菰屬植物筒鞘蛇菰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寄生草本,高5~15厘米。根莖肥厚,近球形,不分枝或偶分枝,直徑2.5~5.5厘米,黃褐色,很少呈紅棕色,表面密集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星芒狀皮孔,先端裂鞘2~4裂,長1~2厘米?;ㄇo長3~10厘米,大部呈紅色;鱗狀苞片2~5枚,輪生,基部聯(lián)合呈鞘筒狀,先端離生呈撕裂狀,常包著花莖至中部口花雌雄異株(序);花序均呈卵球形,長1.4~2.4厘米,直徑1.2~2厘米;雄花較大,花被裂片卵形或短三角形,展開,聚藥雄蕊無柄,呈扁盤狀,花藥橫裂,具短梗;雌花子房卵圓形,具細(xì)長的花柱和子房柄,附屬體倒圓錐形,先端截形或稍圓形?;ㄆ?~8月。

【產(chǎn)地分布】生于海拔2300~3600米的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下。多寄生在杜鵑花根上。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湖南、西藏、陜西等地。

【采收加工】9~10月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
【藥材性狀】根莖呈扁圓柱形,稍彎曲,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,密被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皮孔。質(zhì)脆,易折斷,斷面略平坦,灰白色?;ㄇo呈灰紅色,鱗狀苞片多脫落,花序呈扁球形,花被裂片多碎裂。氣微,味微苦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性寒,味苦、澀。歸肺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行氣健胃,清熱利濕,涼血止血,補(bǔ)腎澀精。屬理氣藥。
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內(nèi)服:煎湯,9~15克;或燉肉、浸酒。外用:搗爛敷;或研末撒敷。主治肺熱咳嗽,脘腹疼痛,黃疸,痔瘡腫痛,跌打損傷,咯血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崩漏,外傷出血,頭昏,遺精。

【藥理研究】鎮(zhèn)痛、抗炎作用:寄生黃(筒鞘蛇菰)甲醇提取物灌胃提高小鼠熱刺激的痛閾水平,對(duì)小鼠二甲苯致炎性耳郭水腫、小鼠醋酸扭體反應(yīng)有抑制作用

【使用禁忌】非實(shí)熱者慎用。

【配伍藥方】①治老人頭昏:葛菌18克,天麻30克。共研粉,每日早晨用3克加白糖蒸雞蛋吃。(《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》)

②治痔瘡:寄生黃9克,燉豬大腸1節(jié)吃。(《貴州草藥》)

③治酒疾,酒醉:葛菌、枳棋子各12克。水煎服。(《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》)

④治胃氣痛,痛經(jīng):雞心七、枳殼各9克,烏藥、蓽澄茄、川芎、厚樸各6克。白酒500毫升,浸泡1天,日服2次,每次10~40毫升。(《湖北中草藥志》)
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(xì)]

更多古今名醫(yī)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(xì)]

健康養(yǎng)生